微菌新知

同樣是 Akk,怎麼效果不一樣?

2025-05-16  一般

【💬 背景介紹】

✅ 工業化與都市化的生活方式造成了腸道菌的「現代化」。

✅ 現代化的腸道菌與人類慢性病發生密切相關。

✅ 抗生素是腸道菌現代化的因素之一,不僅殺菌,也會改變腸道菌相、改變免疫力。

✅ 抗生素也可能篩出攜帶突變的菌株,在基因層次影響相關代謝。

 

【💬 研究材料】

✅ 以 Akkermansia muciniphila (Akk) 為實驗菌種。

✅ Akk 菌株 HM1 來自一位 24 歲健康韓國女性;另一株是標準株 MucT。

✅ 用盤尼西林進行 Akk 的篩選。

✅ 針對 Akk 變異株進行研究。

 

【💬 研究結果】

👀 使用盤尼西林後,篩選出 9 株 Akk 變異株,變異株生長都比標準株 MucT 慢。

👀 一株在 β-lactamase enhancer 上發生變異,增加抗藥性,稱為 p*-βL。

👀 其他八株都在 purine 合成基因上發生變異,以 purF* 為代表。

👀 與 p*-βL 相比,purF* 的殺菌素 Entericidin 表現較高。

 

【🐁 動物實驗】

👀 餵予小鼠 high-fat diet,並補充 Akk,觀察小鼠肥胖相關的指標。

👀 p*-βL 仍保有抑制增重的效果。

👀 purF* (與 purM*) 抑制增重的效果消失、脂肪堆積效果明顯、血中 LPS 增加。

👀 p*-βL、purF*、purM* 對血糖的控制都變差。

 

【🔎 資料庫比對】

👀 p*-βL 與 purine 合成變異株在公開資料庫普遍存在。

 

【💡 啟發】

🔸 本研究證明了抗生素影響宿主健康的新機制。

🔸 抗生素會篩選腸道菌變異株,可能讓有益健康的效果打折或消失。

 

發表於 Microbiome. (IF 17.9)

原文 https://microbiomejournal.biomedcentral.com/articles/10.1186/s40168-024-02023-4